查看原文
其他

新展预告 | 那些考古圈的“行话”,你能看懂几个?(文末福利)

行话,简单来说,

就是内行人之间交流的术语、措辞。

每个圈子都有那么些圈内人心领神会,

圈外人一脸懵圈的“行话”。

考古圈,当然也不例外。

中国考古百年,

长沙考古也已走过70年历程。

很多人觉得考古是神秘的,

与普通大众有一定距离。

那么!

如何拉近自己和考古的距离,

给自己多加一点考古气质分?

这些“行话”,你值得掌握!

学会了这些词语,

你就可以愉快的入(zhuang)门(ku)了!



◁ 左划查看考古人眼中的“开方”

在考古发掘前,考古工作者会将整个发掘区域以基准点建立平面坐标系,并以此为准将发掘区域布局为若干个方格,统一编号。这些方格就是考古探方,是考古发掘工作的最小控制单位。考古探方规格一般为5米×5米,如果遇到分布面积较大的大型城址或大型建筑基址等考古区域,则会布设10米×10米的大探方,对发掘时代较早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或洞穴遗址则采用1米×1米或更小的探方。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在发掘时精准掌握发掘区的层位堆积,以及工作区域的通行、测绘和土方外运,在每个探方的北部、东部各留有1米宽的区域作为隔梁

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2014年发掘探方分布照



◁ 左划查看考古人眼中的“刮面”

刮面可是每个考古人必须耐住性子一遍一遍苦练的基本功,需用手铲侧刃和地面成一定角度,从远至近、同一方向均匀用力,刮出既便于观察又干净美观的地面,这样才能清楚地辨认出遗迹间的边线!否则,就算你刮到手抖也不一定能辨认出遗迹界限哦~

GIF来自于微博视频号:考古观察猿




◁ 左划查看考古人眼中的“找边”

不同的地层或遗迹之间其实都存在边界,而这些边界线由于埋葬地下几百甚至上千年,早已不再清晰,需要考古人员在发掘时找出各类遗迹的边界。理论上,用手铲垂直捅向遗迹壁面,撬动手铲,让壁面附着的堆积土自然脱落,原始的遗迹壁就出现了。然而实际上你可能遇到有的“边”可能与周围其他土质土色十分接近,难以辨别,有的“边”已经被破坏了。所以,找边可是考古人公认的技术活儿




◁ 左划查看考古人眼中的“脚窝”

考古人员在发掘埋藏较深的古井或墓葬等遗迹时,往往会发现其壁面上从上至下均匀分布有数个或深或浅的坑窝,这些坑窝也是古代工匠的“杰作”,是为了便于工作而特意制作的“脚窝”,用于工匠攀登出入。考古人的工作并不仅仅是发掘出遗迹或者文物,全面还原古代各行业匠人的工作流程与方法,也是全面展示古代社会生产生活,让现代人更直观更深入了解历史文化遗产的方式之一。



◁ 左划查看考古人眼中的“灰坑”

简单来说,灰坑就是古代的“垃圾堆”,是同一时期或不同时期在此生活的古人有意或无意留下的存放废弃物的坑。里面一般会出土破碎的陶器及其他文物等。因中国考古学家最初认识这一遗迹现象时,坑内的堆积往往呈灰色,故名“灰坑”。但实际上,灰坑可不一定都是灰色的哟!




◁ 左划查看考古人眼中的“五花土”

“五”表示多而已,并不是只有五种。不同的土层或矿物有不同的颜色,不同地区、不同深度的土,因物质成分和形成环境不一致,土色也会发生变化。古人在修建墓穴时,挖穿若干质地颜色不同的土层,下葬时,又把之前挖出来的土填回至墓穴中,颜色自然也就“五花”了。所以,颜色混杂的土一定是人为形成。这也是为什么五花土多出现在墓葬中的原因。


◁ 左划查看考古人眼中的“红烧土”

毫不起眼的红烧土,实际蕴藏着重要的历史信息。它是古人在生产生活中有意或无意留下的用火痕迹,是人类用火的重要实证,也是最早的建筑防潮材料之一。古人在用火取暖或者加工食物时,逐步认识到经过火烧的土壤可以变色变硬,还能防潮防水,于是就有意识地将红烧土用在建筑修造中。在史前遗址的考古工作中,发现红烧土往往意味着发现了早期遗址或者建筑群落,出现红烧土的地方很可能是建筑地面、墙壁、灶或者窑址等遗迹。

看完这些,是不是觉得考古工作神秘而“土气”

每天在泥土里摸爬滚打

有一句话很形象的描绘了考古工作者:

“脸朝黄土背朝天,动手动脚找东西”

其实,野外发掘工作只是考古工作的一部分

想知道真正的考古现场是怎样的么?

想知道除了马王堆,长沙还有哪些“”么?

想知道比马王堆更高级的墓葬么?

想知道古代遗迹是如何被发掘的么?

想知道繁华的五一广场发现了哪些文物么?

想了解更多关于长沙考古的故事么?

这个展览,你值得打卡

展讯

展览标题

发·现——长沙考古七十年成果巡礼

展览时间

2022年6月28日-2022年10月8日

展览地点

长沙博物馆特展一厅

(展览免费开放)

#粉丝福利#

考古工作和以前相比有哪些巨大的变化吗?

考古队员每天都在干什么?

考古队员是不是都会鉴定文物?

考古队员进墓坑会害怕吗?

......

文末评论区留下你最感兴趣的考古问题

截至6月27日17点,

我们将为点赞前10名的小可爱们

送出限量版文创一份!


-END-

特别鸣谢:

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参考资料:

《考古入坑指南:双十一吃土》李子一

《中国考古学大辞典》王巍

《工农考古基础知识》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编

《田野考古》冯恩学

《中国古代砖瓦》李楠


组稿:李韵佳、吴妮

图片来源: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社会教育部、网络

初审:董远成、邓晓丽

二审:浦英晖

终审:刘瑜、陈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